1、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(國家級+省級)
國家級(10個):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機械電子工程、能源與動力工程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、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、自動化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土木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會計學
省級(6個):應用物理學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工業設計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焊接技術與工程、水利水電工程
2、特色專業
國家級特色專業:熱能與動力工程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土木工程、自動化
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: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流體機械及工程、流體傳動與控制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自動化
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:自動化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、焊接技術與工程、金屬材料工程、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會計學、冶金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建筑學、工業設計、通信工程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、視覺傳達設計、城鄉規劃、國際經濟與貿易、工程管理
3、其他重點專業
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: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熱能與動力工程、自動化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
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: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流體機械及工程、流體傳動與控制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自動化、機械電子工程
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:流體機械及工程、流體傳動與控制
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: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土木工程、金屬材料工程、冶金工程、自動化
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專業:土木工程、工程管理、建筑學
蘭州理工大學2020年甘肅省各專業錄取情況一覽表
序號 | 專業名稱 | 科類 | 最高分 | 最低分 | 平均分 |
1 |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 理工 | 487 | 468 | 474 |
2 | 焊接技術與工程 | 理工 | 495 | 478 | 483 |
3 |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| 理工 | 485 | 462 | 468 |
4 | 功能材料 | 理工 | 477 | 461 | 464 |
5 |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| 理工 | 469 | 461 | 463 |
6 | 冶金工程 | 理工 | 475 | 461 | 465 |
7 | 金屬材料工程 | 理工 | 468 | 461 | 463 |
8 |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| 理工 | 510 | 469 | 476 |
9 | 工業工程 | 理工 | 467 | 461 | 465 |
10 | 紡織工程 | 理工 | 469 | 469 | 469 |
11 | 機械電子工程(流體傳動與控制) | 理工 | 484 | 465 | 469 |
12 | 能源與動力工程(流體機械及工程) | 理工 | 488 | 466 | 471 |
13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理工 | 477 | 468 | 472 |
14 | 水利水電工程 | 理工 | 484 | 463 | 469 |
15 | 測控技術與儀器 | 理工 | 478 | 463 | 467 |
16 | 土木工程 | 理工 | 491 | 463 | 469 |
17 |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| 理工 | 467 | 461 | 464 |
18 | 測繪工程 | 理工 | 482 | 461 | 466 |
19 |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| 理工 | 489 | 461 | 467 |
20 | 工程造價 | 理工 | 483 | 467 | 472 |
21 | 工程管理 | 理工 | 496 | 474 | 479 |
22 |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| 理工 | 472 | 461 | 463 |
23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 理工 | 494 | 477 | 483 |
24 |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| 理工 | 479 | 467 | 471 |
25 | 自動化 | 理工 | 493 | 469 | 476 |
26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 理工 | 479 | 465 | 469 |
27 | 環境工程 | 理工 | 490 | 461 | 466 |
28 | 安全工程 | 理工 | 484 | 463 | 469 |
29 |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| 理工 | 487 | 463 | 468 |
30 | 油氣儲運工程 | 理工 | —— | —— | —— |
31 | 應用化學 | 理工 | 484 | 465 | 471 |
32 |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理工 | 516 | 475 | 480 |
33 | 軟件工程 | 理工 | 496 | 462 | 469 |
34 | 通信工程 | 理工 | 512 | 469 | 476 |
35 | 物聯網工程 | 理工 | 488 | 467 | 472 |
36 | 城鄉規劃 | 理工 | 475 | 461 | 464 |
37 | 建筑學 | 理工 | 498 | 463 | 470 |
38 | 工業設計 | 理工 | 469 | 461 | 464 |
39 | 生物工程 | 理工 | 484 | 466 | 471 |
40 | 制藥工程 | 理工 | 474 | 463 | 466 |
41 | 食品科學與工程 | 理工 | 488 | 461 | 466 |
42 | 工程力學 | 理工 | 475 | 461 | 465 |
43 | 信息與計算科學(計算數學與軟件方向) | 理工 | 484 | 467 | 472 |
44 | 應用物理學(微電子方向) | 理工 | 476 | 461 | 465 |
45 | 市場營銷 | 理工 | 464 | 461 | 461 |
46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| 理工 | 471 | 461 | 465 |
47 | 財務管理 | 理工 | 481 | 465 | 470 |
48 | 財務管理 | 文史 | 545 | 528 | 530 |
49 | 俄語 | 文史 | 546 | 525 | 529 |
50 | 工商管理 | 理工 | 496 | 474 | 479 |
51 | 工商管理 | 文史 | 531 | 526 | 528 |
52 | 國際經濟與貿易 | 理工 | 498 | 466 | 471 |
53 | 國際經濟與貿易 | 文史 | 533 | 525 | 527 |
54 | 會計學 | 理工 | 491 | 467 | 473 |
55 | 會計學 | 文史 | 535 | 529 | 531 |
56 | 金融學 | 理工 | 485 | 474 | 476 |
57 | 金融學 | 文史 | 535 | 529 | 531 |
58 | 日語 | 文史 | 537 | 526 | 530 |
59 | 知識產權 | 理工 | 468 | 464 | 466 |
60 | 知識產權 | 文史 | 532 | 526 | 528 |
61 | 英語 | 文史 | 543 | 532 | 535 |
62 | 漢語言文學 | 理工 | 487 | 467 | 475 |
63 | 漢語言文學 | 文史 | 547 | 533 | 537 |
64 | 法學 | 文史 | 546 | 529 | 532 |
65 | 網絡空間安全 | 理工 | 492 | 462 | 470 |
66 | 機器人工程 | 理工 | 484 | 465 | 469 |
67 |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| 理工 | 493 | 470 | 476 |
68 | 智能制造 | 理工 | 475 | 464 | 466 |
蘭州理工大學2020年藝術類專業(美術)錄取情況 | |||||
省份 | 2020年 | ||||
錄取人數 | 投檔分數 | 投檔方式 | |||
最高分 | 最低分 | 平均分 | |||
河北 | 15 | 560 | 538 | 544.27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安徽 | 10 | 717 | 708 | 709.9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甘肅 | 30 | 227 | 219 | 220.57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廣東 | 10 | 503 | 496 | 498.1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湖北 | 15 | 598 | 588 | 590.2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湖南(理) | 5 | 287 | 277 | 282.0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湖南(文) | 5 | 308 | 306 | 306.6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江蘇 | 10 | 502 | 494 | 496.6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山東(理) | 12 | 557 | 543 | 547.92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山東(文) | |||||
陜西(理) | 7 | 232 | 224 | 228.67 | 平行志愿,專業分投檔 |
陜西(文) | 8 | 237 | 234 | 235.67 | 平行志愿,專業分投檔 |
四川 | 10 | 254 | 246 | 248.00 | 平行志愿,專業分投檔 |
浙江 | 10 | 545 | 542 | 544.2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重慶 | 10 | 215 | 212 | 213.60 | 平行志愿,綜合分投檔 |
蘭州理工大學(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是甘肅省人民政府、教育部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,入選國家“中西部高;A能力建設工程”、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師計劃”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、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,是國家國防教育特色學校、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、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、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、“一帶一路”高校戰略聯盟、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。
學校前身是1919年創立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;1958年,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,將甘肅交通大學并入,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;1965年,學校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,同時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北京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、化工機械、石油礦場機械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成建制全部遷入,并從湖南大學、合肥工業大學抽調一批教師來校工作;1998年,轉制為“中央與地方共建,以地方管理為主”的院校;2003年,正式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。